一附院儿一科主任做客健康家园名医大讲堂浅

对于一个新手妈妈来说,对孩子的抚养和照料方面往往是毫无经验,但是每个新手妈妈在孩子出生后,对孩子都十分用心,生怕孩子生病。

为了给这些妈妈普及一下关于新生儿方面的知识,近日健康家园名医大讲堂特邀一附院儿科一病区主任张晋雷,给大家授课《新生儿特点及早期疾病识别》。

此次课程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新生儿分类

张主任根据类别讲述了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1、根据胎龄分类(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

2、根据出生体重分类(低出生体重儿、正常出生体重儿、巨大儿)

3、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

4、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早期新生儿、晚期新生儿、高危儿)

新生儿生理特点

张主任又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体温、能量和新陈代谢、免疫系统几方面详细讲解了新生儿在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和可能出现的各种儿科疾病。

新生儿特殊生理特点

头大,躯干长;胸围圆柱形;桶状腹;四肢屈曲;新生儿形态异常:足上翻,足底内翻,足趾弯曲重叠,外耳畸形,乒乓头、膝部伸直、角弓反张、脊柱侧凸。

胎脂:灰白色,数小时被吸收。黄色提示黄疸、窒息或过期产。

黄疸:生理性多在2-3天出现,2周内消失。要排除病理性黄疸。

水肿:生后3-5天,手、足、小腿、耻骨区及眼窝等处。2-3天后消失。注意与病理水肿和硬肿区别。

新生儿红斑:1-2天出现,红色斑丘疹。1-2天自然消失,少数可持续7-10天。

毛囊炎:突起的脓疱,颈部、腋窝、耳后、肘曲较多。数日内消退。

粟粒疹:鼻尖、鼻翼、颊、颜面等处。针尖样黄白色粟粒疹,脱皮后消失。

汗疱疹:白痱。前胸、前额针头大小。

青记:背部、臀部蓝绿色色斑。特殊色素细胞沉着。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其中橙红斑、毛细血管瘤、生理性脱皮等一些生理现象都有可能发生。

疾病早期识别

早期疾病的识别很重要,张主任提醒大家切莫忽视,学会识别孩子的外表和生理特征变化,正确判定孩子的健康状态。张主任在这里总结了早期识别的十大观察法,帮助新生儿妈妈正确识别。

(一)体温的观察(二)哭声的观察

(三)反应的观察(四)皮肤的观察

(五)呼吸的观察(六)呕吐的观察

(七)大便的观察(八)小便的观察

(九)脐部的观察(十)喂养的观察

“新生儿时期有其自身独特的生理特点,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有时难以区分,早期识别异常体征对疾病诊治意义较大。”张主任最后提醒大家,早期识别的重要性!

专家简介

张晋雷,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南阳医专一附院儿科一病区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专业特长新生儿重症,儿童康复。

从事新生儿工作十余年,进修于上海医院,擅长儿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尤其是新生儿和儿童康复方面。年被南阳市共青团委评为新长征突击手。年被南阳市人民政府评为“年度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cjjb/819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