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索马里行医,自豪于中国医生称呼

时间:2024/8/26 12:46:13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本文来源:文汇报」口述人:陈秀玉(医院原党总支副书记、心血管科原主任)年,中国派医疗队赴索马里,我有幸在“中国援索马里医疗队”工作和生活了两年多,尽管50年多过去了,如今,国内外交流已非常频繁,但这段“非常”的医学经历让我觉得弥足珍贵,往事历历在目。对祖国的承诺是坚守的信念我们医疗队到达索马里时,索马里刚独立不久,战后百业待兴,又遇上自然灾害,老百姓贫病交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肆虐横行。我被分配在索马里摩医院工作,那里设施简陋,缺医少药。我负责儿科病区,医院里唯一的儿科医生。儿科病区有10张床位,我每天除查房外,还要看门诊约60-70人次,也要负责夜急诊危重病人接诊,每周还要花半天去牧区巡回医疗。面对疟疾、贫血、痢疾等长期困扰当地人的疾病,医疗队免费提供了大量医疗设置和药品等。不久,在当地医护的配合下,中国医疗队顺利开展起各项医疗业务。我依靠在医院打下的扎实基础,完成了当地从未开展的儿科静脉穿刺等治疗,还抢救过一个因腹泻引起脱水休克的危重患儿,被当地报纸广为报道。尽管来之前已做了充足思想准备,但初到索马里,条件之艰苦还是令我们始料未及。首先是气候炎热,索马里大部分地区是沙漠,白天地面温度经常达到四五十摄氏度,极为干燥。其次是当地淡水奇缺,医疗队的日常用水要靠援索的中国水文队帮助打井解决。医疗队平时要吃的蔬菜全靠国内空运,偶尔从国内运来一个冬瓜,大家省着吃,一个冬瓜可以吃上一星期。比生活困难更难的是通信不便,现在即便相隔万里也能通过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cjjb/1482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