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兴成长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优秀是每个家长的愿望。
但是,孩子的优秀离不开家长的教育。
父母为孩子的认识铺垫了一切,却有可能是害了孩子。
13岁男孩一天喝3次母乳,医院……
近日,一位微博博主发表了一件事:13岁的男孩每天要吃3次母乳。如果不给孩子吃,孩子的情绪就会焦虑。开始不断哭闹,甚至会乱扔家里的东西。
这事,还得从孩子小时候说起。这个男孩8个月时,妈妈便打算给孩子断奶。刚开始时,妈妈为孩子断奶做过几次尝试,每次尝试都已失败告终。妈妈心疼孩子不听哭闹,奶奶在一旁劝说:孩子还小,过一段时间再断也不迟。
等到孩子快两岁时,孩子的父亲有些着急了,他认为给孩子断奶的事不能再拖了。因为给孩子断奶需要一段时间,而孩子再过一年就会进入幼儿园。这样,在给孩子断奶,一定会让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受到影响。于是,和孩子妈妈商定了这件事,无论如何也要给孩子断奶。
刚开始,从减少孩子吃母乳的次数开始。但是,孩子就像定时的闹钟,到时间就要吃奶。不给吃,就大闹。妈妈和奶奶看着孩子哭闹的样子,实在不忍心。给孩子断奶的事再次中断。
就这样,孩子进入了幼儿园。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早上吃一次母乳,下午放学和睡觉前,在吃两次。多年就这么下来了。中途尝试过很多给孩子断奶的方法,全部以失败告终。
就这样,给孩子断奶的事一拖再拖,直到孩子13岁进入初中时,妈妈医院做检查。医生检查完后,对妈妈说道:孩子身体上并没有病,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家人对孩子过于溺爱了。这个病他治不了,便让他们回去了。
医生这一句话,也让家人清醒了不是。再次下定决心,一定要给孩子断奶。
关于给孩子断奶的问题,微博上也有很多人讨论。更多的是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更合适。
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
据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大部分断奶的年龄在6个月到18个月之间。城市母乳喂养的时间在8——12个月之间,农村断奶的时间略长一些。
在中国指南中,年妇幼会发布的《中国0——6个月年龄段母乳喂养指南》中提到,坚持母乳喂养最少在6个月,最长在孩子2岁就可以断奶。
年美国儿科学会在《儿科学》中也有相同观点,坚持孩子6个月纯母乳喂养,之后再开始给孩子添加辅食,然后持续到孩子1岁。
而世界卫生组织宣称,给孩子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然后再给孩子添加辅食,坚持到孩子2岁或者更长时间。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了解到,最低的纯母乳时间为6个月,6个月过后便可以给孩子添加辅食。在孩子2岁左右,就可以给孩子断母乳了。
其实,现实中很多孩子在1岁左右就断了母乳了。像上文提到的男孩,13岁还吃母乳并不多见。但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家人对孩子的溺爱而造成的原因。
那么,对孩子溺爱造成哪些影响呢?
1)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孩子会处于家庭的中心,凡是都会围着孩子转。孩子也变得自私,不愿意与别人分享。
2)孩子会变得容易生气,易怒。一旦得不到自己需所要的东西,或稍遇到一些不顺心,便开始发脾气、大吵大闹。随之会越来越忍心,变得性格孤僻。
3)孩子会变得挑食,出现的现象是:孩子不喜欢吃饭,吃饭时挑三拣四;家长跟着孩子屁股后面喂孩子吃饭。孩子甚至会出现用不吃饭的方式,来威胁家里人。
4)容易让孩子失去自律和独立的能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长期下去形成了一种性格。这种性格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能力,还不利于孩子人际之间的交往。
那么,如何改掉孩子溺爱的习惯呢?
1)给孩子立规矩,懂得放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很多见闻中发现,孩子无所畏惧,经常会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而这正是家长没有给孩子立好规矩而导致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给孩子立下规矩,奖惩并行,会减少孩子被溺爱的程度。
同时,家长要懂得放手。父母不可能跟随孩子一辈子。不懂得放手,会导致孩子被溺爱。
2)不要无条件、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欲望
很多家长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孩子要什么便有什么,父母不仅不会加以阻止,还会纵然孩子类似的行为。比如,今天孩子翻出妈妈钱包,偷拿块钱。如果家长不制止,明天就敢拿0。
这种无条件、无限制地满足孩子,会让孩子很容易被溺爱,养成有“缺陷”的性格。
参考资料:美国儿科医师协会发表在《儿科学》;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
中国指南:《中国0~6个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