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一座城共爱一个家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时间:2022/8/29 13:24:44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12月8日,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护理古丽。(记者梁淑芳摄)

新疆网讯(记者梁淑芳)12月8日,医院新生儿科。

大门紧闭,摁下门旁的键盘式门铃,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请问您有什么事?”

这里是块“禁地”。除了医务人员,包括家属在内的人都不能踏足。里面住着的都是早产儿、危重儿,他们敏感、娇弱,或许任何一种外来的病菌都可能给他们造成严重威胁。

1床的古丽(小名)更为特别。早产,体重克,先天性腹裂,缺损达五公分。

从11月19日手术至今,小古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参与救治的小儿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影像科、检验科、药剂科等科室医护人员的心。

过了感染期,告别了呼吸机,可以经口喝奶了……这些变化让大家惊喜不已。

女婴先天腹裂

古丽在母亲苏比努尔·叶尔军肚子里待了34周就来到这个世界。

苏比努尔·叶尔军说,孩子11月17日23时43分出生,这是她的第二个孩子。孩子一出生肠子就在外面。在阿克苏当地医生的建议下,她抱着女儿连夜转诊来到医院。11月19日7时53分,顺利住进新生儿科。

接诊手术的外一科主任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说,患儿送来时已出现脱水、呼吸急促等症状,腹腔全部脏器除了肝脏,包括脾脏、胃十二指肠、小肠、阑尾、结肠都外露,且部分外露结肠管已呈黑色,没有了肠蠕动。经查,患儿为新生儿先天性腹裂。

“缺损五公分,这十分罕见。”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说,如不及时手术,患儿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小儿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多学科专家会诊,反复论证,16时05分,古丽被推进手术室,手术进行了95分钟。

“小家伙生命力挺顽强。”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说,腹裂是指先天性腹壁发育不全,在脐旁留有全层腹壁缺损、有内脏自缺损处脱出,是一种罕见的畸形。为了争分夺秒,赢得抢救的宝贵时间,他迅速将肠管固定在腹部,通过保温箱送入隔壁手术室。

“新生儿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稍低一点,孩子血管收缩,手术就会非常困难。”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说,调高手术室内的温度至28℃-30℃,仿佛一个大的“新生儿温箱”,让孩子全程处于舒适的环境。

在精确剂量麻醉后,先天性腹裂一期缝合+剖腹探查术开始。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说,孩子不仅肠子外露,还有肠扭转。因肠管肿得厉害,如果一次手术缝合,会引起腹腔压力,也因压力增高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最终,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采取了分期手术方案。这次,通过手术先把皮肤缝上。等到半岁后,修复肌肉层,提高孩子抵御手术风险能力。

他仔细清理肠子后,小心翼翼地将其理顺,并按自然状态还回腹中。最后,关腹缝合。

“外露腹腔脏器越快归位,孩子的存活率才能大大提高。”新生儿科副主任杨月霞说,内外科医护人员共同协作、争分夺秒,为孩子抢到了宝贵的时间。

十几天过去了,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每次到新生儿科查看患儿时,都会接过奶瓶亲自为古丽喂奶。他说,孩子挺过来了,一切都值得。

筑起生命护堤

在新生儿科病房,暖箱靠墙一字排开,每个暖箱配备一台监护设备。孩子躺在暖箱内,粉嘟嘟的身体,小手小脚时不时蹬打着。

值班主治医生江立英一手托着小古丽的头,一手扶着奶瓶喂奶。她说,11月30日开始经口喝奶,最初5毫升,现在奶量增加到15毫升,体重也增到克。看着小古丽一天天好起来,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从11月19日至12月8日,小古丽过了感染期,告别了呼吸机,如今离出院的日子不远了。

早产儿出生就经历腹裂修复手术,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而古丽同时还患有严重的宫内感染性肺炎,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在开始的一周,孩子总是在生死线上徘徊。在医生积极救治的同时,护理人员也制定了个体化护理方案,每天定时为患儿做抚触,进行翻身、拍背加强气道管理、防止褥疮发生,终于让孩子成功脱离呼吸机。

杨月霞说,对于先天发育缺陷,需要手术治疗的孩子,除了手术矫正发育异常,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术后管理都十分重要。

日子一天天过去,古丽身体各项指标渐渐恢复正常,情况越来越好,体重也在稳定增加,看着孩子日渐恢复,医护人员也同家长一样感到欣慰。

在这里,医护人员都是“临时妈妈”,记录孩子点滴进步,让门外的亲生父母放心。

苏比努尔·叶尔军说,自己每天都会拿出为女儿准备的衣服叠一叠,女儿回家的日子不远了,感恩一路帮助她们的好心人。

“我们每天把小古丽的进步拍下来给她的爸爸妈妈。”值班医师金晶说,带着这么多人的关爱,小古丽一定会健康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cjjb/1386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