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多久能治疗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912/5691328.html
1
石曌玲
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现任陕西中医院儿童呼吸哮喘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肺血管疾病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重症医学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亚太基层卫生协会儿科学分会儿童重症与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委兼总干事、陕西省国际医促协会儿童川崎病委员会副主委。担任《中国当代儿科杂志》通讯编委、《心脏杂志》编委。先后发表学术论著20余篇,完成省市科级研项目4项,荣获陕西“最美医务工作者”称号。擅长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疾病、重症及疑难病的诊治,尤其是严重呼吸道感染,如重症肺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腺病毒肺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及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儿童支气管哮喘、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相关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诊治;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多发性睡病、肥胖及肌张力下降等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
最近,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线上问诊的家长又多了起来,常常有宝妈要求我们帮忙看血常规结果,毕竟化验单上高高低低的指标还是挺“难懂”的。到底医生为什么要给孩子做血常规?今天咱们就手把手来教您读懂“血常规”。
为什么要查血常规
孩子最常见的疾病就是“呼吸道感染”,但是只通过临床症状很难区分细菌还是病毒感染,那这个时候就可以借助血常规来辅助判断。如果是病毒感染,自然不用抗生素,依靠孩子的免疫力去对抗病毒就可以了;如果怀疑细菌感染,则需要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才行。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发烧感冒,总是免不了在手指上“挨”一针。另外,当孩子出现贫血等情况时,血常规也是必要检查之一。
读懂血常规三部曲
虽然血常规中的项目繁多,但是对于家长们来说看懂以下三项指标就够用了,它们分别是: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
“感染”时看白细胞
白细胞就是我们人体最前线的战士,当孩子感冒发烧时,它会冲在最前方,其中主力军就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由于它们分工不同(中性粒细胞主要对抗细菌,淋巴细胞主要对抗病毒),因此就会造成: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降低;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通常会升高。目前大部分血常规报告单上的参考范围都是成年人的标准,而学龄前小朋友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与成年人是不同的。所以家长们只需要了解个大概就行,具体数据儿科医生会帮你判断。
有时医生会把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一起查,这是因为细菌感染时,C反应蛋白也会明显升高,而病毒感染时,C反应蛋白一般不升高,这个特点对大多儿童普通感冒发烧都适用。所以宝爸宝妈拿到报告单可以简单判断一下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心里就有数啦。
“贫血”时看血红蛋白
当怀疑孩子贫血时,医生也会让孩子去查个血常规来初步筛查,这个时候就主要看——“血红蛋白(Hb)”这个指标,如果血红蛋白浓度比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群的平均值低于少2个标准差(SD),就可以诊断为贫血。
至于什么类型的贫血,该怎么样治疗,这些都需要交给医生去判断,宝妈们只需要对照以下这个表格大概了解自己孩子是否在正常范围就可以了啦!
“出血”时要看血小板
当孩子经常鼻出血、皮肤紫癜,医生也会开具“血常规”,这是因为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抗凝作用,因此当血小板减少时家长们还是应当重视。
血小板减少通常指的是血小板计数低于*/L,血小板减少时可能会出血风险增加,因此如果家长看到血小板计数减少,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来查找病因。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件小事,有个孩子因为常鼻出血来就诊,我给孩子查了血常规,家长拿着血常规报告单回来找我的时候已经开始哭了,她说她在门口排队的时候百度了一下,怀疑孩子得了白血病。其实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家长们的焦虑是难免的,而掌握一点简单的医学科普,就可以在孩子生病时更淡定。这也是我作为医生去科普的初衷。
总结
孩子生病时不能单看血常规结果,还要结合孩子的临床表现才能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家长们线上问诊时最好同时提供孩子的症状+血常规报告。如果孩子病情重、精神差,医院就诊,避免耽误孩子病情。
医院门急诊
24小时都会有医护守护
院区地理位置
西咸院区
晶
本文为陕中医二附院原创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春暖花开,祛疫迎祥!
喜欢我就点个小花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