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油
作为这场战“疫”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齐心战“疫”的这些天里,总有一些瞬间让人难以忘怀,总有一些举动让人泪流满面。为此,我们搜集了一些抗疫日记,记录每一个身在当下的人是如何抗疫的。一起守“沪”,上海加油!
#背景介绍
医院医院新虹桥分医院(筹)医护技人员投入紧密的抗疫工作中,兵分两路,一路坚守在医院岗位上,一路持续支援社区核酸检测工作。田悦,作为一名内科医生,医院总部轮转医护人员中的一位,现在主要在周转部工作。
作为一个儿科医生,我的抗疫是在家庭和一线之间来回切换。
1
为减少感染风险,医院进行封闭管理,轮班时一周要封闭在急诊科,救治血液病、癌症患儿、意外伤害、肺炎等相对危急的病人。因为疫情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老公又出差,接下来的几天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所以在我去上班之前,抓紧时间和老人出来囤物资。和家人一起,沿着苏州河,慢慢地走一走。无论潮起潮落,世事如何变化,苏州河一直在静静流淌……
苏州河边悠闲晒太阳的鸟们~
2
4月1号上班,为了能达到单位核酸阴性结果才能上岗的要求,所以31号上午就收拾好从家里出发了,赶着下午去测核酸,医院住下,保证第二天能按时上岗。
办理住院手续、日常用药处理、安排专科转诊、处理各种医嘱,一上岗就投入到紧张又快速的工作中,早八点到晚八点;晚八点到早八点,日班夜班倒,昼夜不停,其他非医院线上学习业务。
处理工作中
3
疫情之下,由于很多专科病房关停,周转部病房疫情以来完全是没有关停的,所以周转部的病房相对人数多,任务重。虽然我所在的周转部总体的病人数较之前是减少的,医院的都是真正有紧急的需求的,病情较重的。比如:异物吸入、交通事故感染、肺炎等。
我告诉自己,要付出更强的责任心,更多的耐心做解释,拿出更高的医疗水平来,体现儿科人的职业担当与操守。
这不是空话,在困难面前,信仰与信心是在关键时刻取得成功的关键!
4
最近收治比较多的是血液病、癌症患儿。因为化疗药不光把白细胞杀死了,正常的好细胞也都杀死了,会出现血小板低,红血红蛋白低,白细胞也低,这种孩子就容易合并有出血、贫血或者感染,需要细心的照看。同时还承接了一部分原来儿童医学中心、医院等暂时封院的病人。
5
在疫情最严峻的期间,坚守岗位不能有一丝懈怠,做好最严密的防护才能切断感染源。保护好自己,让真正有需要的患儿随时得到妥善的医疗救治。
二级防护穿戴
6
为了患儿安全的考虑,医护人员要减少流动,所以不管是上下班;吃住都在院内。我们20人在大房间,睡在小小的儿童病床上,还好医院女生居多,还能伸直腿睡觉。尽管条件有一点艰苦,但是在物资供应比较匮乏的时候医院尽力给我们也提供较好的吃住条件,基本的生活条件都能得到满足。甚至还有水果可以吃。非常满足也非常感谢医院!
特殊时期的“集体宿舍”
7
妈妈给我发来照片说收到社区居委会送来的食材,也收到了复星集团员工配餐。组织和党一直作为坚实的后盾,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地在一线工作,既感动又安心。好的企业,肯定是细致、温暖、有凝聚力的。
居委会及复星员工暖心物资
8
这个小朋友被松子呛到了,医院治疗后转院过来,孩子脱离了危险,顺利出院。替他高兴,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度过危险,平平安安。
孩子脱离危险,出院前合影
9
员工餐:有菜有肉,营养均衡。感恩~
吃饱才有力气干活
10
晚饭后,护士长组织跳减肥操!苦中作乐,一起动起来~
11
作为一名医生,也是母亲/女儿,疫情坚守在临床一线也有一定的担心。担心自己被传染;也担心可能把病毒带回家;或者可能自己或者同事作为密接、次医院长时间无法回家,家里怎么办?孩子学习怎么办?老公在外地隔离,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没人照顾她们。
医院照顾别人孩子,我的孩子只能让老人照顾,内心有无奈,但是选择作为医生,这些是必须承受的,也无怨无悔。
一个人的使命,一代人的使命,我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事情。
12
正好工作经过,我拍了医院的花草,它们是如此的旺盛,“春天”还会远吗?
花红叶绿,连小猫咪都结伴出来了
13
4月7日,天气很晴朗,今天是从医院回家的日子。因为封控,公共交通、私家车、网约车出租车都没有,医院回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同事提前医院接我,送我回家。
平时畅通的主干道都被临时拦住,导航也不知道哪些路是畅通的,反正就一条条路试吧,总有可以通往家里的路。
下班回家路,因防控被临时封闭
14
到家,没有接到妈妈和女儿的迎接与拥抱(笑,羞于表达)。还是我的猫向我走来,它觉得:哎,很奇怪,你怎么这么长时间才回来?久违的抱着它一起隔窗户看看外面的世界,很快就能去外面呼吸新鲜的空气了吧~
和小猫咪一起晒太阳的难得时光
脱下白大褂,回家做好作为家庭一份子的角色。不舍小家,兼顾大家,是我的目标。在家隔离把家人照顾好,安心投入下一个临床一线工作周!
写在最后
担当、感恩、乐观、专业、力量、希望……无数个关键词组成抗疫的全部。
田医生认为她的工作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是这些他们自己口中“普通”的每一位医护工作者,每一位志愿者的付出,才能使上海恢复正常运转,使疫情早日得到控制。
记录这段特殊的经历,记录疫情之下的“我们”,并以此感恩所有坚持守护、提供帮助的人们。
素材来源:田悦
编辑:冯含双
审核:龚婵
医院新虹桥分院
医院(筹)
医院新虹桥分医院(筹),定位为医院国际化、高端分院。医院位于上海市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平方米,规划床位张。年开业,委托医院管理。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