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点总结01

时间:2021/12/26 0:07:25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北京正规皮肤病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点击蓝字

  70%~80%由病毒引起,少数为细菌所致。以冬春季节多发。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病位在肺卫,其病因病机主要是外邪乘虚而入,以致卫表被郁,肺失宣肃,一般病情轻浅。

临床表现

  (一)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为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短,起病较急。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以鼻部症状为主。

  1.主要症状早期有咽部干燥,继而出现鼻塞、喷嚏、低热、咳嗽,鼻流清涕,以后变稠,呈黄脓样。

  2.体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偶有眼结膜充血,可有体温升高。

  急性咽一扁桃体炎

  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

  1.主要症状明显咽痛、发热。

  2.体征 咽部、软腭、悬雍垂和扁桃体上有灰白色小丘疹,以后形成疱疹和浅表溃疡,周围黏膜有红晕。

  中医辨证论治

  1.风寒束表证

  证候:恶寒重,发热轻,时流清涕,咽痒,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

  证候:身热较著,微恶风寒,流浊涕,痰黄黏稠,舌苔微黄,脉浮数。方药: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

  证候: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舌苔薄黄而腻。方药:新加香薷饮。

  急性支气管炎

  本病属中医学“咳嗽”“暴咳”等范畴。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外感所致,而脏腑功能失调,肺的卫外功能减弱是引发本病的重要病因。本病的发病常以风为先导,夹有寒、热、燥、湿等邪。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两肺散在干、湿啰音等体征,结合血象和X线胸片,可作出临床诊断。

  中医辨证论治

  1.风寒袭肺证

  证候:咳嗽初起,声重气急,咽痒,痰稀色白,多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骨节酸痛,恶寒,或有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

  证候:咳嗽新起,咳声粗亢,或咳声嘎哑,咳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头痛口渴,喉燥咽痛,或有发热,微恶风寒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方药:桑菊饮加减。

  3.燥热伤肺证

  证候:咳嗽新起,咳声嘶哑,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难出,或黏连成丝,或咳引胸痛,多伴有鼻燥咽干,恶风发热,头痛等表证,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或小数。方药:桑杏汤加减。

  4.凉燥伤肺证

  证候:干咳,痰少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而干,脉浮紧。

  方药:杏苏散加减。

  慢性支气管炎

  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等病证范畴。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发展,多因外邪侵袭、内脏亏损,导致肺失宣降。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

  1.阻塞性肺气肿为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2.支气管扩张症

3.支气管肺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诊断要点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除外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功能不全等。

  2.分型

  (1)单纯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

  (2)喘息型除咳嗽、咳痰外,尚伴有喘息、哮鸣音。

  3.分期

  (1)急性加重期指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在1周内“咳”“痰”或“喘”等症状中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2)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1个月以上。

  (3)临床缓解期指症状明显缓解或基本消失保持2个月以上。

西医治疗

  急性加重期和慢性迁延期

  1.控制感染抗生素使用原则为及时、有效,感染控制后即予停用,以免产生耐药和二重感染。

2.祛痰、镇咳除少数刺激性干咳外,一般不宜单用镇咳药物,因痰不易咳出,反而加重病情。使用祛痰止咳剂,促进痰液引流,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3.解痉平喘适用于喘息型患者急性发作,或合并肺气肿者。

  中医辨证论治

  1.实证

  (1)风寒犯肺证

  证候:咳喘气急,胸部胀闷,痰白量多,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

  证候: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痰黄黏稠难出,口渴,便秘,尿黄,舌苔薄黄,脉浮或滑数。

  方药:桑菊饮加减。

  (3)痰湿蕴肺证

  证候:咳嗽,咳声重浊,痰多色白而黏,胸满窒闷,纳呆,口黏不渴,甚或呕恶,舌苔白腻,脉滑。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4)痰热郁肺证

  证候:咳嗽,喘息气促,胸中烦闷胀痛,痰多色黄黏稠,咯吐不爽,或痰中带血,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赤便秘,苔黄腻,脉滑数。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

  (5)寒饮伏肺证

  证候:咳嗽,喘逆不得卧,咳吐清稀白沫痰,量多,遇冷空气刺激加重,甚至面浮肢肿,常兼恶寒肢冷,微热,小便不利,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2.虚证

  (1)肺气虚证

  证候:咳嗽气短,痰涎清稀,反复易感,倦怠懒言,声低气怯,面色白,自汗畏风,舌淡苔白,脉细弱。方药:玉屏风散加减。

  (2)肺脾气虚证

  证候:咳嗽气短,倦怠乏力,咳痰量多易出,面色?白,食后腹胀,便溏或食后即便,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细弱。方药:补肺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3)肺肾气阴两虚证

  证候:咳喘气促,动则尤甚,痰黏量少难咯,伴口咽发干,潮热盗汗,面赤心烦,手足心热,腰酸耳呜,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方药: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西医病因(考点)

  1.吸烟:是引起COPD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及分级

  1.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喘息或呼吸困难,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其他晚期可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2.体征早期体征可无异常,随疾病进展出现以下体征:

  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呈桶状胸。

  触诊:双侧语颤减弱或消失。

  记忆:语颤增加:实变,梗死,空洞。

      语颤减弱:气多,水多,厚了,堵了。

  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

  诊断关键词:老年人、咳痰喘、桶状胸+过清音+肺功能异常

  分级 根据FEV1/FVC、FEV1%预计值和症状可对COPD的严重程度做出分级。

分级  分级标准

Ⅰ级:轻度  FEV1/FVC<70%

FEV1≥80%预计值

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Ⅱ级:中度  FEV1/FVC<70%

50%≤FEV1<80%预计值

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Ⅲ级:重度  FEV1/FVC<70%

30%≤FEV1<50%预计值

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Ⅳ级:极重度  FEV1/FVC<70%

FEV1<30%预计值

或FEV1<50%预计值,伴慢性呼吸衰竭

并发症

  1.自发性气胸2.慢性呼吸衰竭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中医辨证论治

  1.外寒内饮证

  证候:咳逆喘息不得卧,痰多稀薄,恶寒发热,背冷无汗,渴不多饮,或渴喜热饮,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2.痰热郁肺证

  证候:咳逆喘息气粗,烦躁胸满,痰黄或白,黏稠难咳,或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溲黄便干,口渴,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方药: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

  3.痰浊壅肺证

  证候:咳喘痰多,色白黏腻,短气喘息,稍劳即著,脘痞腹胀,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脉滑。方药: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加减。

  4.肺脾气虚证

  证候:咳喘日久,气短,痰多稀白,胸闷腹胀,倦怠懒言,面色白,食少便溏,舌淡白,脉细弱。

  方药:补肺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5.肺肾气虚证

  证候:呼吸浅短难续,动则喘促更甚,声低气怯,咳嗽,痰白如沫,咳吐不利,胸闷,心悸,形寒汗出,舌质淡或紫暗,脉沉细无力或结代。方药: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

6.阳虚水泛证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方药:真武汤和五苓散加减。

  支气管哮喘

  本病归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

  西医病因、中医病因病机

  发病机制

 气道炎症是目前公认的最重要的发病机制。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多有宿痰内伏于肺,由于复感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动内伏之宿痰。

  诊断关键词:青少年+过敏性鼻炎+发作性喘憋+满肺哮鸣音=支气管哮喘

  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及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考点);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考点);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考点);

  鉴别诊断

  1.心源性哮喘 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阵发性咳嗽,常咳出粉红色泡沫痰。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检测可用于心源性或肺源性呼吸困难的快速鉴别。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史,喘息长年存在,有加重期。患者多有长期吸烟或接触有害气体的病史。有肺气肿体征,两肺或可闻及湿啰音。但有时临床上难以严格区分COPD和哮喘,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入激素作治疗性试验可能有所帮助。COPD也可与哮喘合并同时存在。

西医治疗

  常用药物

  激素:是最有效的控制气道炎症的药物。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等。吸入为首选途径。

  吸入给药:是长期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

  β2受体激动剂:是缓解轻至中度急性哮喘症状的首选药物。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茶碱类

  中医辨证论治

  一、发作期

  1.寒哮证

  表现: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形寒畏冷,初起多兼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方药:射干麻黄汤(考点)。

  2.热哮证

  表现:气粗息涌,咳呛阵作,喉中哮鸣,胸高胁胀,烦闷不安,黏浊稠厚,咳吐不利,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方药: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考点)

3.寒包热哮证

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方药: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4.风痰哮证

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方药:三子养亲汤加味。

  二、缓解期

  1.肺虚证

  证候:喘促气短,语声低微,面色?白,自汗畏风,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方药:玉屏风散加减。(考点)

  2.脾虚证

  证候:倦怠无力,食少便溏,面色萎黄无华,每因饮食不当而诱发,舌质淡,苔白滑或薄腻,脉细弱。方药:六君子汤加减。(考点)

  3.肾虚证

  平素息促气短,呼多吸少,动则为甚,形瘦神疲,心悸,腰酸腿软,劳累后哮喘易发,舌质淡胖嫩,苔白或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沉细。方药: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考点)

  肺炎

  本病归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支饮”等范畴。

中医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细菌性肺炎

  (1)肺炎球菌肺炎(考点)

  症状:寒战、发热,胸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体征:

  ①早期肺部无明显异常体征,仅有呼吸幅度减小、叩诊轻度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和胸膜摩擦音。

  ②肺实变时有叩诊呈浊音、听诊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等典型体征。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

  ③病变累及胸膜时可有胸膜摩擦音。

  (2)葡萄球菌肺炎

  症状:院外感染起病较急,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脓痰,痰带血丝或呈粉红色乳状。

  (3)克雷伯杆菌肺炎

  症状:痰液常呈灰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考点)。

  (4)军团菌肺炎

  症状:体温可达39℃以上,稽留热型,寒战。

  体征:体温上升与脉搏不成比例,心率相对缓慢。

(5)病毒性肺炎

症状:多伴阵发性干咳或少量白粘痰,伴胸痛气喘,发热。

体征:一般不明显,或有病变部位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散在干湿性啰音。

(6)肺炎支原体肺炎

  诊断关键词:儿童+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关节疼=支原体肺炎

 (7) 肺炎衣原体肺炎

  症状与支原体肺炎相似。伴其他肺外表现(鼻窦炎、中耳炎、关节炎、脑炎、甲状腺炎等)

 (8)真菌性肺炎

  (1)肺放射菌病

  症状:痰中可找到“硫磺颗粒”。

  (2)肺念珠菌病

  支气管炎型一般无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量多白色泡沫稀痰,口咽及支气管粘膜上覆盖点状白膜。肺炎型临床症状重,高热,畏寒,咳嗽憋气,咯血、乏力、胸痛。咳白色粥样痰,也可呈乳酪块状,痰液有酵母臭味或口腔及痰中有甜酒样芳香味为其特征性表现。

类型  咳嗽咳痰特点

肺炎球菌肺炎  铁锈色

葡萄球菌肺炎  粉红色乳状

克雷伯杆菌肺炎  砖红色胶冻样

军团菌肺炎  黏痰,或脓痰、血痰

支原体肺炎  干咳无痰,或少痰

肺念珠菌病  白色粥样痰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X线检查和痰液、血液检查,不难做出明确诊断。病原菌检测是确诊各型肺炎的主要依据。

西医治疗

  1.尽早使用抗生素是感染性肺炎的首选治疗手段。

  2.肺炎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G(考点),对青霉素过敏者,亦可用喹诺酮类药物。

  3.葡萄球菌肺炎: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

  4.克雷伯杆菌肺炎:常选二、三代头孢联合氨基糖苷类。

  5.军团菌肺炎:首选红霉素。

  6.大环内酯类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考点)

  7.肺炎衣原体肺炎治疗与支原体肺炎相似。首选红霉素(考点)。

  8.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炎一旦确诊,要立刻停止放射治疗。急性期可应用泼尼松口服。

  中医辨证论治

  1.邪犯肺卫证(考点)

  证候:发病初起,咳嗽,咳痰不爽,痰色白或黏稠色黄,发热重,恶寒轻,无汗或汗少,口微渴,头痛,鼻塞,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考点)

  2.痰热壅肺证(考点)

  证候:咳嗽,咳痰黄稠或咳铁锈色痰,呼吸气促,高热不退,胸膈痞满,按之疼痛,口渴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考点)

  3.热陷心包证(考点)

  证候:咳嗽气促,痰声辘辘,烦躁,神昏谵语(考点),高热不退,甚则四肢厥冷,舌红绛,苔黄而干,脉细滑数。方药:清营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减。(考点)

  4.阴竭阳脱证

  证候:高热骤降,大汗肢冷,颜面苍白,呼吸急迫,四肢厥冷,唇甲青紫,神志恍惚,舌淡青紫,脉微欲绝。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5.正虚邪恋证

  症状:干咳少痰,咳嗽声低,气短神疲,身热,手足心热,自汗或盗汗,心胸烦闷,口渴欲饮或虚烦不眠,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考点)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常有淋巴结和血行转移。

  本病归属于中医学“肺癌"、“肺积”、“息贲”等范畴。

  病理及分类

  1.按解剖学分类:

  (1)中央型肺癌。(2)周围型肺癌。

  2.组织分型(4个考点):

  (1)小细胞肺癌(SCLC):又称小细胞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最高。癌细胞体积小,生长快,侵袭力强,远处转移早。

  (2)非小细胞肺癌(NSCLC)

  1)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为最常见的类型。

  2)腺癌。

  3)大细胞未分化癌(简称大细胞癌)。

  4)其他:鳞腺癌、支气管腺体癌等。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病因

  病机:毒聚、痰湿、血瘀、气郁交结于肺,日久成积。

  临床表现

  1.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

  咳嗽、咳痰为肺癌早期的常见症状,多为刺激性干咳或有少量黏液痰。癌组织血管丰富,痰内常间断或持续带血。

  注意:题目中提到中老年人+痰中带血或者出血信号=恶变

  2.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

 癌肿或转移性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左侧多见),则发生声音嘶哑。

  肺上沟癌(pancoasttumol)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同侧霍纳(Horner)综合征(眼睑下垂、眼球内陷、瞳孔缩小、额部少汗等),或引起同侧臂丛神经压迫征。

  歌诀:孔小球陷同垂无汗(瞳孔缩小)(眼球凹陷)(同侧眼睑下垂)(面部无汗)。

  实验室检查

  1.X线:重要和首选的手段,是发现肺癌的最基本方法。(考点)

  中央型肺癌:多为一侧肺门类圆形阴影。

  周围型肺癌:早期常有局限性小斑片状阴影。

  2.CT和MRI

  3.痰培养

  4.纤维支气管镜:是诊断肺癌的主要方法(考点)。

  5.病理学检查:取得病变部位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肺癌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

  诊断

  及时进行早期排癌检查(考点)。

  1.刺激性咳嗽2~3周而抗炎、镇咳治疗无效。

  2.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近来咳嗽性质改变者。

  诊断关键词:

  中老年人+吸烟史+刺激性咳嗽(or痰中带血)+毛刺(边缘不整齐)=肺癌

  西医治疗

  1.手术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Ⅰ期和Ⅱ期患者应行以治愈为目标的手术切除治疗。

  2.小细胞癌(小细胞型肺癌):首选化疗,以及放疗。

  中医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考点)

  证候:咳嗽,咳痰,或痰血暗红,胸闷胀痛或刺痛,面青唇暗,肺中积块,舌质暗紫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涩。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痰湿蕴肺证(考点)

  证候:咳嗽痰多,胸闷气短,肺中积块,可见胸胁疼痛,纳差便溏,神疲乏力,舌质暗或有瘀斑,苔厚腻,脉弦滑。方药:二陈汤合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考点)

  3.阴虚毒热证

  证候:咳嗽,无痰或少痰,或有痰中带血,甚则咯血不止,肺中积块,心烦,少寐,手足心热,或低热盗汗,或邪热炽盛,羁留不退,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或数大。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合五味消毒饮。(考点)

  4.气阴两虚证

  证候:咳嗽无力,有痰或无痰,痰中带血,肺中积块,神疲乏力,时有心悸,汗出气短,口干,发热或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纳呆脘胀,便干或稀,舌质红苔薄,或舌质胖嫩有齿痕,脉细数无力。方药:生脉散合沙参麦门冬汤加减。(考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慢性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甚至发生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本病归属于中医学“心悸”、“肺胀”、“喘证"、“水肿”等范畴。

病因

  1.支气管、肺病 COPD最常见。

  中医病因病机

  1.病因:外邪侵袭、肺脾肾虚、痰瘀互结。

  2.病机:

  本病病位在肺、脾、肾、心,属本虚标实之证。

  临床表现及检查

  1.肺、心功能代偿期(缓解期)

  疾病关键词:慢性呼吸系统病史+右心衰体征=肺心病

  水肿(踝水肿、重度水肿、四肢凹陷性水肿、体重增加)+胸腔积液+肝大、肝颈征(+)=右心衰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急性发作期)

  并发症

  1.肺性脑病,为肺源性心脏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诊断与鉴别诊断

  1.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他胸肺疾病病史。2.存在活动后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3.体检发现肺动脉压增高、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如P2>A2、颈静脉怒张、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肝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4.心电图、X线胸片有提示肺心病的征象。5.超声心动图有肺动脉增宽和右心增大、肥厚的征象。

  符合1~4条中的任一条加上第5条,并除外其他疾病所致右心改变,即可诊断为慢性肺心病。

  中医辨证论治

  急性期

  1.痰浊壅肺证

  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样,短气喘息,稍劳即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脉滑。方药:苏子降气汤加减。(考点)

  2.痰热郁肺证(考点)

  证候:喘息气粗,烦躁,胸满,咳嗽,痰黄或白,黏稠难咳,或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溲黄便干,口渴,舌红,舌苔黄或黄腻,边尖红,脉数或滑数。方药: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痰蒙神窍证

  证候:神志恍惚,谵语,烦躁不安,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昏迷,或肢体瞤动,抽搐,咳逆,喘促,咳痰不爽,苔白腻或淡黄腻,舌质暗红或淡紫,脉细数滑。方药:涤痰汤加减(考点),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4.阳虚水泛证

  证候:面浮,下肢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心悸,咳喘,咳痰清稀,脘痞,纳差,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舌胖质暗,苔白滑,脉沉细。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考点)

  缓解期

  1.肺肾气虚证

  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清稀如沫,胸闷,心慌形寒,汗出,舌淡或暗紫,脉沉细微无力,或有结代。方药:补肺汤加减。(考点)

  2.气虚血瘀证

  证候:喘咳无力,气短难续,痰吐不爽,心悸,胸闷,口干,面色晦暗,唇甲发绀,神疲乏力,舌淡暗,脉细涩无力。方药: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考点)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归属于中医学“肺衰”、“喘证”、“喘脱”、“闭证”、“厥证”等范畴。

  临床表现

  除导致慢性呼吸衰竭原发疾病的症状体征外,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和多脏器功能紊乱。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临床最早出现的症状。

  紫绀:紫绀是缺氧的典型临床表现。

  诊断关键词:

  老年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病史+紫绀+血气=呼吸衰竭

  PaO2<60mmHg,PaCO2≤50mmHgⅠ型呼衰

  PaO2<60mmHg,PaCO2>50mmHgⅡ型呼衰

  pH<7.35,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ABG)

  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

  Ⅰ型呼吸衰竭的血气特点:Pa02<60mmHg,PaCO2≤50mmHg。

  Ⅱ型呼吸衰竭的血气特点:PaO2<60mmHg,PaCO2>50mmHg。

  二氧化碳分压(PaCO2):当PaCO2升高、pH正常时,称为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若PaCO2升高,pH<7.35,则称为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西医治疗

  氧疗

  适应证:

  理论上只要PaO2低于正常就可给予氧疗,慢性呼吸衰竭患者Pa02<60mmHg则是氧疗的绝对适应证。

  氧疗方法:

  Ⅰ型呼衰应给予较高浓度(>35%,但一般不超过40%)吸氧,使氧分压提高到7.98kPa(60mmHg),或动脉血氧饱和度(Sa02)在90%以上;

  Ⅱ型呼衰的患者应给予持续低浓度(<35%)给氧。

  中医辨证论治

  1.痰浊阻肺证

  证候: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痰涎黏稠,不易咯出,胸中窒闷,面色暗红或青紫,唇舌紫暗,苔白或白腻,脉滑数。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肺肾气虚证

  证候:呼吸短浅难续,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胸满气短,咳嗽,痰白如沫,咳吐不利,形寒汗出,舌淡或暗紫,苔白润,脉沉细无力或结代。方药:补肺汤合参蚧散加减。

  3.脾肾阳虚证

  证候:咳喘,动则尤甚,腹部胀满,浮肿,肢冷尿少,面青唇绀,舌胖紫暗,苔白滑,脉沉细或结代。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4.痰蒙神窍证

  证候:呼吸急促,或伴痰鸣,神志恍惚,或谵语,或烦躁不安,或嗜睡,甚则抽搐、昏迷,面紫绀,舌暗紫,苔白腻,脉滑数。方药:涤痰汤送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5.阳微欲脱证

  证候: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翼扇动,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面色紫暗,舌紫暗,脉沉细无力或脉微欲绝。方药:独参汤灌服,同时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本文为转载/整理,我们不对其内容和观点负责。我是医路行李怀,欢迎加我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cjjb/1272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