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500.html做医生难,做儿科医生更难,作为一名在临床工作了二十余年的儿科医生,医院小儿科副主任常大芸对此感触颇深,她说“干儿科医生真的太不容易了,儿科是‘哑科’,我们日常不但要面对只知哭泣不能自述病情的患儿,还要面对孩子身边围绕的一圈亲属,要为孩子治病,还要为孩子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一连串的亲属进行解释,倘若解释不能让家属满意,很容易引起纠纷……”
1
1
1
采访常大芸时担心她忙,特意选择了周五下午,去的时候,她正忙着在电脑上排班。她说,一到周末排班就愁得慌,现在除了两个小儿科病区,还有儿科急诊、儿科门诊、儿科发热门诊,白班、中午班、夜班,最少需要4套班子才能运转得开。可科里人不够用,想要维持正常的工作,只能牺牲大家的休息时间。她自己更是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不管是白天还是夜半,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下雪,只要科里有需要,随时她都得赶到科里来。问她当初选择了儿科是否后悔。她思考了一下,摇了摇头说,不后悔。她是年自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通过人才招聘考入医院,成了一名儿科医生。那年她才24岁。“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呗。”接受组织分配之初,常大芸想法很简单。可等到真正进入临床,常大芸才体验到,为什么那么多医学生毕业后不乐意干儿科。“儿科疾病诊断与其他科室不同,孩子恐惧,不配合,哭嚎吵闹,需要医生更耐心、更细心。”常大芸介绍,在小儿科,多数情况都得靠医生自己去观察,去判断,去猜测,对医术、耐心、责任心都有很高的要求。不过她在青医附院实习的时候基层打得牢固,在了解儿科的工作特点后,很快便“样样工作拿得起放得下”。做住院医生的时候,她住的宿舍楼跟儿科病区之间只有一条斜坡走廊相隔,中间拐弯就是餐厅,基本上工作吃住等于在一栋楼里解决。有时候忙起来,一两个礼拜不出楼,不见太阳,也不出去逛街。“睁开眼就是工作,除了维持人体正常需要,整个人几乎都奉献给了科里……”她笑言,做一名儿科医生虽然辛苦,但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人付出,每天面对可爱的孩子们,感觉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1
2
1
在工作之初,年轻医生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和困难,常大芸从没有因此退缩。她一边将书本上学到的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融汇,一边积极向前辈和身边的同事们学习,同时还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儿科诊疗知识。年,勤奋好学的常大芸获得了去上海医院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进修学习的机会。这让她非常高兴也非常珍惜。进修期间,她通过虚心学习、认真请教,对各种儿科危重患儿的救治积累了更加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基本掌握了PICU的工作流程、气管插管技术、机械通气在临床中的应用。学成归来后,她便在院党委和科主任的支持下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开展了儿童呼吸机的应用,让儿科的重症抢救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年冬天,甲型流感爆发,重症病人增多。一天,儿科接到卫计委通知,一名重症甲流患儿生命垂危,医院进行救治。接到通知后,常大芸立即放弃休息,赶到科里待命,迅速准备好呼吸机及其他抢救措施。患儿来院后,在儿科医护团队通力合作下,常大芸迅速为患儿插管上机。患儿病情危重,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为了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随时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作为当时科里唯一进修过PICU的医生,常大芸整整18个日夜没有休假,没有离开病房。累了,困了,就在病房空余的床位上和衣蜷缩着休息一下……渴了,饿了,就拜托科里的同事给从食堂捎饭。有时候赶不上饭点,要么忍着,要么就找几片饼干垫一垫……当最后终于把患儿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看着患儿撤掉呼吸机,看着患儿慢慢恢复活泼,最终康复,常大芸的眼睛禁不住湿润了。她觉得,再多的付出和牺牲在这一刻都值了!那时,她的儿子刚刚2岁,为了工作,却只能交给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她说,她愧对儿子,同时也非常感谢家人背后给与的理解和支持。1
3
1
今年1月,小儿内二科收治了一位“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的12岁女孩。女孩是坐在轮椅上被推进来的。查体时,隔着单薄的裤子,常大芸就感觉到女孩双腿皮肤坚硬,体温极低。退下裤子的时候,顿时吃惊不已。只见女孩双下肢膝盖以下部位皮肤呈紫黑色,坚硬,触之像皮革,大面积溃烂,部分已经结痂,双足皮肤均呈糜烂状,五趾均僵硬。双腿及双足肿胀,还散发着臭味,几乎没有正常皮肤。看着这样一个眉清目秀的花季少女,正值爱美的年龄,却被病痛折磨成这样,常大芸心痛不已。立即组织医护人员给与救治。会诊、检查、输液各项治疗措施迅速且有条不紊的进行起来。检验结果显示:女孩患有严重脓毒症并伴有相关器官功能障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心肌损害,以及皮肤软组织耐药菌感染。如何让女孩病情得到改善?如何能让花季女孩这双腿恢复正常呢?常大芸为此夜不能寐。同科室医护人员查找文献、资料的同时,还积极寻找外援,在烧伤整形科等科室的帮助下,对女孩进行了各种对症治疗。最终,在常大芸及儿科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半月后女孩康复出院了。女孩妈妈感动不已,再三对儿科医护表示感谢。“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常大芸说,在小儿科,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患儿。每一次治疗他们都竭尽全力。“最多的时候,我们门诊一天要看多个患儿,收住20多人入院……”“我们小儿内科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成年人会得的病这里几乎都能找到相同病例,消化、呼吸、内分泌等等,共分出14个亚专业,每个专业都有专门医生负责。但目前科里人手实在紧张,工作累,收入低,近5年我们科就辞职了8名医生,每年还要派出至少2医院进修……”1
4
1
正采访的时候,常大芸就接到楼下小儿内一科的电话“常主任,现在那名患儿家属终于同意做腰穿了,但这边人手不够,等会需要人来协助!”放下电话,常大芸禁不住扶额叹息,说,“早上人员多的那会就准备给这名患儿做腰穿,可家属就是不同意,这会人手少了,却同意了。给患儿做腰穿,我们至少要出动3名医生……因为患儿不像成人有忍耐力,哭闹躁动是常有现象,需要好几个人把着。”“当然,医院,全国范围儿科医师资源紧缺,夜班危重情况的患儿,需要各级医师共同参加,其中要有一位高级职称医师负责指导抢救,并负责与患儿家属沟通。”常大芸介绍,小儿科在夜间突发情况较多,医院进行抢救的情况,对大家来说都已经司空见惯。“儿一科有新入病人!”“儿二科有新入病人!”“门诊病人过多,请求病房支援!”一到晚上,这样的电话就会一个接一个,夜班医生要参与抢救,同时还要抽出时间与家长交代病情,有时候忙到午夜12点还没有吃上晚饭,饭菜已经凉透,刚准备坐下吃饭,电话又响起……等到一口凉饭终于吃到嘴里,天都已经快亮了,“这是我们儿科医生夜班中很平常的一夜,是日常工作中普普通通的一天,忙碌而辛苦。”匆匆聊了几句,常大芸便掐着时间点赶去小儿内一科帮忙给患儿腰穿。作为一名科主任,在繁忙的日常科室管理工作之余,常大芸还要承担临床教学工作。要言传身教,帮助实习医生们理论联系实际,使他们在儿科专业实习期间能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同时作为儿科住培基地教学主任,她还承担着住培医师带教及统筹工作。因工作突出,她连续多年获得“威海市金牌职工”“优秀市级质控工作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但她自己对这些荣誉似乎并不是十分看重,采访的时候她甚至只字未提。“希望社会对儿科医生多些宽容,让为数不多的儿科医生能够继续在儿科坚守;希望有更好的工作环境,让更多人才加入到儿科医生这一行列……”走出小儿科病区,常大芸充满迫切的话言犹在耳。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