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芝罘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讲如何防治秋冬

时间:2025/3/9 11:20:30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大小新闻12月7日讯冬季来临,气温骤降,秋冬季呼吸道疾病也进入高发季,肺炎支原体、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流行,引起不少儿童高烧咳嗽,令很多家长揪心,与此同时,芝罘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也迎来就诊高峰,日均门诊量约人次,输液量达到约人次。

近日,记者走进芝罘区妇幼保健院,实探儿科门诊就诊高峰以及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

全力以赴,缓解儿科就医难问题

走进一楼儿科候诊区,熙熙攘攘的人群挤满大厅,患儿的咳嗽声、啼哭声不断,一旁焦急等待的家长时不时看向屏幕,找寻自己的就诊信息,忙碌的医护人员穿梭在各个诊室,安抚正在打针的患儿。“今年9月初,医院儿科门诊接诊量开始不断攀升,所有的医护工作人员也是全力以赴,加班加点地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儿科副主任医师董九伟告诉记者,这几个月来,儿科无论是急诊还是门诊,基本上都是“爆满”的状态。“今天上午是我的门诊,从早上到现在就看了差不多40多个患儿,今天还算早一点,12点半左右就结束了,以往都要到下午1点半左右。”

“输液室位置满了,还有其他输液室吗?”“去雾化室旁的第二输液室看看呢。”在第一输液室,很多患儿家长向护士问道。“第一输液室的输液椅每天基本都处于满员的状态,这边输液结束,马上就有患儿补充上来。”区妇幼保健院护士说道,为此,区妇幼保健院增开第二输液室,满足患者的输液需求。同时,医院还通过增开儿科诊室、延长工作时间、增加急诊护士、扩容就诊区域、24小时线上服务等多项举措,最大程度守护儿童生命健康,保障群众就医需求。

戴好口罩,多重感染仍需要警惕

9岁的辰辰(化名)前几天突发高热,体温达到39.4℃,吃过退热药后,仍高热不退,潘先生便赶紧带着孩子来到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经过医生的精心诊治,恢复较好。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除此以外,还有下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发,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嗓子疼的表现。“现阶段,患儿基本上以病毒感染为主,例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同时也存在一部分的支原体肺炎以及合并感染的患儿。”董九伟介绍。

“目前,无法从症状来确诊具体是哪种病原体感染,需要进行病原体核酸检测,检测确认后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董九伟介绍,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在开始发病的24小时有可能表现为高热的状态,进入第二天或者第三天的时候,临床症状可能比较典型,而支原体则会出现咳嗽越来越多,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就表现为持续高热,如果出现高热不退、咳嗽等典型症状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等大多通过飞沫、气溶胶以及日常接触进行传播,同时流行率高、致病性强、传播性大,3岁-10岁儿童群体普遍易感,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居室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冬季要注意保暖,根据温度适时增减衣物,减少聚集活动,尽量不到或少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呼吸道疾病患者在家或外出时要主动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居家治疗,这些误区需要注意

高发季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流行,许多家长害怕在家观察耽误孩子病情,医院又害怕出现交叉感染,让很多家长陷入两难境地,什么时候医院诊疗呢?居家观察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董九伟建议,如果患儿出现体温39℃以上,高热不降或反复发热,呼吸急促或困难,咳嗽剧烈等症状,需家医院进行治疗,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明确诊断。

居家观察期间,要及时对患儿进行清热,对症处理,注意观察孩子的体温、呼吸情况、精神状态以及其他的症状。若出现多种病毒合并感染的症状,医院进行规范治疗,不可擅自盲目用药,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避免发生药物过敏的情况。

此外,雾化治疗也成为很多家长的首选,什么情况下进行雾化治疗呢?董九伟建议,一般孩子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持续、夜间睡眠困难等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雾化治疗。而雾化就是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通过吸入的方式将药物直接沉积于呼吸道,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的作用、缓解患者的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雾化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建医院进行,避免出现不适症状。

责任编辑:修悦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ysjk/1555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